咪蒙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坏滴?

2019-01-30 来源:电愉小姐姐

咪蒙是怎么一步一步变坏滴?

不知道是早上起的太晚还是跟不上大家夜晚的节奏,中午起床就发现朋友圈在疯狂的骂咪蒙和一篇叫做《寒门状元之死》的文章,于是往下翻就翻到了很多人在早些时间转这篇文章,中间还夹杂着一开始认为这是值得一读的社会性新闻,突然转变成了知音+编造的假新闻,没睡醒,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听说这篇文章已经被封了,但是为了跟上大家的脚步,我还是找到了文章看了看,太长了,没看完……



我为什么没跟上咪蒙这个热点?因为我拉黑了她


似乎几个小时的时间,咪蒙的团队又创造了一篇十万+,十万+就算了,还成功了引起了大家的谈论,以及反转、被封,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大家集体征讨咪蒙和杨乐多,天啊作为营销事件来说太成功了吧!我都要拍手叫好了,我是金主爸爸我也得给她投放啊!


这么大的事儿,我为什么没有发现!在我后悔不已的时候,终于发现为什么我没有第一时间跟上这个事件——我拉黑了咪蒙,天啊!我竟然因为拉黑她错过了这么大的热点!!!


想一想是在什么时候拉黑咪蒙的?是在咪蒙宣布离婚的时候,一个情感博主连自己的感情问题都处理不好,竟然还给别人提意见,还不如好好做个写言情小说的作家,这就是我彻底拉黑她的原因,说实话我为此还幸灾乐祸了很久,毕竟一个号称情感博主的大V都经营不好自己的感情,我又何必为此努力呢!


但是在她宣布离婚之前,我已经不怎么看她公众号的文章了,她内容已经从情感小说(虽然她说是她助理、亲戚、网友、同学等真实故事,但是我只当它们是编出来的故事而已),转移到煽动情绪上了,这个本质就好像老年人搞权健,年轻人信咪蒙,稍微有点判断能力的人,也就把她当个乐子,而乐子,一般不会保持太长时间。


我一直把这个问题归结为,自己年纪大了,思想成熟了,不会被蛊惑了,三观正了,看不上她的low观点了,毕竟只写事件不写解决方法的人都是耍流氓,当然也可能是发现我实在无法进入她们的那个阶层。助力月薪5万,上班都背普拉达,随随便便房租1万,对于我等普通人来说特别象看《小时代》。

曾经,我和我的朋友圈也是咪蒙的天下,可惜她变坏了


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关注的咪蒙了,似乎源自朋友圈里的疯狂转发,于是点开看看,觉得她写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就关注了她,然后发现她的文章还真是贴热点贴的特别近,哪怕是硬广都能在前头放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那个时候我觉得她的一个头条能卖出60万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作为一个火不起来的写公众号的小编辑,经常观摩各家公众号的内容以方便学习,咪蒙那么大的量,那么多的爆款文章,我也是研究了很久,比方说上图那些爆款标题,有段时间我还是真的挺佩服能把一个头条卖出60万的人。


后来我发现,她的内容除了贴近时下热点之外,还真的很贴近资本,比方说在自媒体风生水起资本进入的时候,她写过很多次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及创业失败的故事,后来创业成功的故事。


获得资本之后,就是不断的拓展业务,这些也都写进了她的文章,比方说她在四处讲课,售卖新书,搞剧本弄影视,反正就是讲述自己的艰辛,甚至开始卖惨,说自己生病了,做手术的上午还在写文章跟热点,简直太努力了吧!反观一下我自己,嗯,难怪人家能卖到那么多钱,毕竟我自己还在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文章。

后来她就被封了,这个我举双手赞成,因为那个时候已经觉得她的想法简直太偏激了,用词太过惊悚,解禁、迁号之后,她就乖多了,写写什么入学困难啊,爱国题材啊,婆媳关系啊,总之就是接地气多了,甚至婚变都拿出来写写。



不过这个时间点,已经是我开始反感她的时候了,如果说以前她的言语犀利,角度刁钻,我还能说她爱恨分明,性格明显,到了这个时间段,我特别觉得她像个不讲理的泼妇,而她教出的徒弟们,还真的将她的风格发扬了光大。


当然,最过分的还是把编的故事当真的,我作为一个新闻专业毕业的,混成现在这个low样自然无权说别人,不过专业毕业的好处就是除了知道新闻的时效性之外,还知道新闻的真实性,在这一点上,如果产生了鄙视链,那我觉得是正常的,新闻就是新闻,特稿就是特稿,全部基于真实而来。


有人说,如今的时代太过浮躁,所以自媒体没有底线,真实与虚构充斥在平台上,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去甄别,而当资本进入之后,大家更习惯用金钱去衡量自媒体的价值,它创造了多少十万+,它吸引了多少流量,它有多少话题性,它带来了怎样的商业价值,它能有多少转化。然后就是自媒体的商业化,我时常在想,自媒体的商业化究竟是对还是错?甚至是不是悖论?


思考的有点过头,说回来咪蒙是如何变坏的,还不是因为钱!曾经,我有多少朋友关注她,转发她,如今我就有多少朋友讨厌她,拉黑她。写故事的人偏激点没什么,但是写真实故事的人还是要实事求是,或者报个新闻写作班,提高一下专业素质,再去写真实的故事。
谢娜解释迟发吴昕生日祝福原因:赶飞机没有网络
29日中午,谢娜发微博为吴昕庆生,并解释迟发吴昕生日祝福原因:一直在飞没有网络。
春节档《新喜剧之王》发行停76家影院密钥,内容倒逼市场改革的时代来了!
电影发行与院线影管,一直是相爱相杀的两拨人。但是真正的站在台面上来撕逼,这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