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钱浩梁先生入室弟子 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三代传人 张浩洋:戏曲和游戏都是“戏”

2023-12-15 来源:国风力量

戏曲和游戏都是“戏”

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共同主办,北京电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网易游戏、三七互娱、乐元素、雷霆游戏、乐府互娱、飞鱼科技特别支持的国风游戏论坛,已于12月14日在广州举办。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钱浩梁先生入室弟子 现代京剧《红灯记》第三代传人 张浩洋带来主题演讲,以下是内容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一名京剧演员,活跃在舞台第一线,从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我非常忐忑,也很兴奋,因为作为一名80后,又是唱京剧,在舞台上唱戏,怎么可能和游戏沾边,我就在思考,唱戏和游戏它们两个都是戏,我在寻找有没有契合点,它有契合点,都是在扮演人物,我是在舞台上通过我的一举一动、我的唱念做打在刻画舞台上的“他”、那个人物,舞台上的“他”既是“他”,又是我,我又是我,我非是我。观众相信舞台上的“他”就是“他”,而不是我,我们是这么一个关系。

我对游戏的了解,因为我到戏曲学院上学,功课比较忙,很少有玩游戏,同学们去玩游戏,我是听戏,我对游戏的认知应该是我们操作者,操作电脑也好,手机也好,去控制,去扮演游戏当中的那个角色。我在来之前,我的助力给我还专门进行过一次讨论,他也给我做了一点文字上的总结,我希望在这里分享,能跟大家有共鸣,大家也可以通过你们的提问,我知道的或者我会的,我就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

一、开场自我介绍

不用过多介绍,刚才主持人说了,我是在国家京剧院就职,一直在舞台一线演出,不是搞戏曲理论研究的,通过这些年在舞台上的实践、摸爬滚打,也有一些体会。

二、总论:戏曲和游戏都是“戏”

戏曲和游戏都是“戏”,共同点是“戏”,不同点是我在舞台,你们在屏幕上。作为一名80后,应该说我的青春时代是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阶段。不过由于从事行业离互联网相对有一定的距离,学业又非常繁忙,因此没有太多机会和游戏发生更深度的接触。不过从我的视角来看,京剧与游戏有一些相通之处。刚才已经说过这些了,京戏和游戏都是“戏”,二者都有着虚拟的人物和场景、都有一定的规则、都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在戏里扮演的人物是虚拟的,同样,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也在扮演着一个虚拟的角色,是演员的技法和玩家操作的技法让剧中人和游戏中的角色“活”跃了起来,我们的行为给虚拟的角色赋予了性格和特征。没错,因为我是要通过我的演唱、我的手眼身法步、我们戏曲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人物。

京剧会通过服饰、舞美等各种元素构建一个时代场景,大家能看到可能看过戏的知道,当拉开幕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桌子和两把椅子,这是戏曲的套路即“一桌二椅”,一个桌子、两把椅子放在什么位置,它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如果一个桌子、两把椅子一边一个,这是一个家;如果一个桌子,一个椅子在后边,一个椅子在旁边,可能这是公案;如果一个桌子,一把椅子在后边,这就是宫廷上的龙案。“一桌二椅”百变不离其宗,这是传统戏的规矩、规则,看到之后,懂戏、懂行的就会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演员没有出来,就已经给他设定场景了。

京剧中有很明确的行为准则,演员有唱念坐打,坐在舞台旁边的是乐队,乐队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演奏不同的内容,当然这也是提前对一个戏设计好的。游戏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则,通过底层规则和玩法构建游戏世界。在这个基础之上,演员的目标是完成一部戏里的内容,玩家则是在和游戏系统不断互动的过程当中体验游戏的全部剧情和内容。

我想说的是,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京剧是包罗万象的,京剧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京剧一点都不老,京剧在我们中国戏曲里边是最年轻的一门戏曲艺术,它很年轻,是一个新生力量,如果是搞戏曲研究,去研究一下京剧的历史才有200年,到现在二百多年而已,它一点都不老,可以说京剧很潮流。游戏同样是汇集了各种高新技术的产物,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传统艺术的特征,让游戏产品结合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我想游戏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载体,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年轻的玩家可以通过游戏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京剧是传统文化集大成的产物

没错,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集大成的文化载体,一个很重要的名片,我们经常到国外去进行文化交流,比如说我们演《大闹天宫》,一拉开幕,观众他要叫好五分钟,台下都听不到我们唱了,它很美,拉开之后,他会感觉这些天兵天将在台上站着,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色,服装的特色、表情的特色、化妆的特色,他先叫好五分钟,后面孙悟空才能上场。

我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京剧的几个要素,我们京剧的规矩。

京剧是有综合性的。它涵盖里边中国的古典的音乐,刚才和这位先生交流的时候,有民族乐、音乐、舞蹈,可以说融合了西方的话剧,还有我们的武术、中国的美术,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的好的精华的艺术门类综合起来的,所以它是有综合性的。

程式性。京剧的表现方式有它的过程、方式,这个故事情节要想传达给观众,它有它的方式,比如说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走路,他有他独特的一种方式,不会像话剧这样走,他有他的美,他有他的程式,这样走,但是有身份,我现在走过来的身份比如说是一位老师,孙悟空他是一个活泼的,他可能就会走,这是他的程式。

虚拟性。舞台上不可能把一个船推上来,也不可能把一匹马牵上来,通过我们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特定的程式性表现来表现他的上马、骑马、划船、进门、出门,这就是京剧的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这是它的三大要素。

一出短短的京剧几小时,就可能涉及服饰、美术、脸谱、民乐、建筑、书法、名著等多个传统文化元素。这些传统元素在戏里面是为京剧所用,也就是为一出戏,所有的都是为一出戏、一个故事所用。在戏外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元素也在丰富着京剧的内涵。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脸谱。大家都知道,脸谱现在已经是国际化了,一看到脸谱,大家会想到这是中国的,脸谱有脸谱的规范,有它的要求,我们有句行话,从脸谱上一看它,就能知道这大概是什么性格的人,红忠、紫孝、白奸、粉老、蓝暴、绿躁。在这之前,京剧的花脸净行里边才有脸谱,红色脸的是忠诚,画红色脸的是关公;紫脸的是孝子,比如说孙权他是一个紫脸,他很听吴国太的话;白奸,白脸是奸,曹操;粉老,粉色脸是一个老将,比如说老廉颇,将相和里边廉颇他化的是粉脸;蓝暴绿躁,蓝色脸的人非常暴躁,“蓝脸的窦尔敦”,河间府为债主,这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化一个蓝脸,多么的夸张;绿躁,绿色脸的人,舞台上化这种脸谱的人是躁、急躁,比如说《火烧余洪》里边的余洪武花脸,多数绿脸都是武花脸。这是京剧脸谱的一个基本的规范,一看脸谱,大概知道他是什么性格。

因为京剧舞台上所有人物的划分、行当的划分都是由性格来划分,人只分两个性别,男和女,但是在京剧舞台上不同了,它是四个大的性别即生旦净丑,首先是男女性别的区分,第二是性格,第三是年龄,第四是身份。我简单说说这四个行当,生是男的,中庸的、安分的都归为生,先不管老生、小生;净行是花脸行,是性格极为突出的非常有特色的,划为净行;丑行,多是诙谐、幽默、小人物,当然也有大人物也划到丑行,比如说蒋干,他做的很多事很不尽人意,把他归为丑行。当然我刚才说的红忠、紫孝,这些都是花脸,即净行里边脸谱符号代表。

脸谱首先是一个美术的产物,代表了我们一些典型的传统绘画技法,这是一个层面。在京剧中,脸谱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一张简单的脸谱,我们可以在京剧中分辨出这个人物的行当,我现在说的脸谱和刚才花脸的脸谱不同,也就是他的模样、形象,行当、性格、年龄、身份,这里实际上就是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和处事哲学中提炼出的一些规则,当然说为什么红色的是忠,白色的是奸,中国有一句俗语叫“红脸汉子可教”,下一句不用说了。

此外,京剧的服饰,简单说一下。京剧的服饰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是白、绿、黑、红、黄,下五色是紫、粉、蓝、湖、秋香,湖色比蓝色但一点,湖蓝色,秋香色即我们点的香的颜色,就像柱子木色,比这木色稍微深一点。为什么分上五色和下五色,在朝廷的人,官服一定是上五色,下五色可能是朝服的便服,可能要穿下五色,这是京剧舞台上用的服装颜色。

四、京剧在跟随时代发展不断进化

京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根据它的规则、根据它的要求一直在发展、变化。可能对于不太了解京剧的朋友来说,会认为京剧很老旧,跟不上时代,其实这都属于有些刻板印象了。从徽班进京到现在两百年,京剧一直是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和进化。不同时期的京剧特征,也从侧面反映着时代的特征。

在此,我想补充一点,京剧艺术它也有几个时代的高潮,有几个京剧时代。第一个时代,京剧形成时期即谭鑫培时代,以人物为代表;第二个时代,梅兰芳大师时代;第三个时代,马连良时代;第四个时代,解放后现代京剧的时代,1970年前后,那一段特殊时期。它的变化由哪变化?现在想多补充几句。谭鑫培时代是徽班进京的时代,我们叫京剧,它诞生在北京,而他的身份并不是北京人,是来源于徽班,五个外来的班子来到北京,诞生在皇宫里边,所以是京剧,谭鑫培在里边是台柱子,等于是里边的主演。第二个时代,梅兰芳时代,梅兰芳在1920年前后,在那个时期,他有挑班,把我们京剧的乐队加上了民乐二胡,改成京剧二胡叫京二胡,丰富了我们京剧里边的乐器。第三个时代,马连良时代,马连良大师他又融合了他自己对戏曲服装的研究,包括对京剧人物扮相的进化和研究,又进入了另外一个马连良时代。解放以后,我们进入了现代戏时代,现代戏又融合了西方交响乐,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完全不是水袖,完全没有靠旗,表现的内容不是帝王将相,要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歌颂共产党,全都是这些内容,现代戏时期即我演的《红灯记》这个时期。

最初的京剧是没有武戏的,只有唱,过去叫听戏,只能听,表现很少,也是在不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化。在民国时期,武术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赋予“国术”之称,民间习武之风渐盛,京剧顺势而为吸收了地方戏曲的一些内容并加以改良,创造出一批视觉效果独特、讲求意境的经典武戏。

这里有个题外话,正是这个时期的京剧南传,让香港涌现出一批京剧戏班,后来出现的以洪金宝、成龙、元彪等人为代表的“七小福”等戏班,把京剧武戏中的一些元素带到了电影,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最终创造出了风靡世界的香港武打电影。这一段无心栽柳的趣谈,实际是京剧与当时流行文化结合的一次成功案例。

没错,不光香港的电影,还有我们过去看到的老版的《西游记》,《西游记》里边所有的演职人员大部分是戏曲演员,他们都是有戏曲表演的功底,不管是他们的对白还是他们的表演,包括他们的身段动作,都是从戏曲演员里边挖出来的。

现代京剧即我演的《红灯记》现代京剧同样是结合时代特征进化而来的。现代京剧在剧作阶段就吸收了舞蹈、西方的交响乐、话剧、芭蕾舞、灯光、舞美设计,过去京剧的舞美设计非常简单,就“一桌二椅”,其他艺术形式综合到一块,现代京剧的发展是这样。像李玉和这样的形象也是之前京剧里没有的。如果按传统行当来分李玉和既非老生又不是武生,却兼得二者之优,既有老生的沉稳,又具备了武生的精气神,这才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意志坚定又充满斗争智慧的共产党员形象。

在这儿,我想做几个示范,因为京剧最讲究亮相,在舞台上当一个人都没有的,它出来一个角色要扮相,就知道这个人是什么身份,是个什么人,要干什么来了。传统京剧的亮相,比如说一个将军,比如说我们的赵云,有一个锣鼓四击头,这是靠旗,这是传统京剧的亮相。大家一看赵云浑身都是这样,他这一亮相,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把他转变为现代京剧,怎么样去运用?我演的李玉和共产党、地下党是个铁路工人,不可能这样上台,要拿个灯,提着红灯,把它提炼了,大衣一撩,还是百变不离其宗,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到这种差距,他的神态不一样了,但是来源于它。这就是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这种区别,还有是唱腔,也是有区别的,来源于传统,又不同于传统,从传统里边脱胎换骨走出来的,这才是现代京剧。

五、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京剧艺术的神韵

可见,京剧并不是一些刻板印象中描述的墨守成规。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京剧完全可以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贴合这个时代的特征,积极地与新的文化形态相结合。

京剧的传统是守正,京剧之所以是国粹,是因为京剧不仅是多种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更是弘扬着民族精神和气节的舞台。我们经典京剧《四郎探母》里短短一段“坐宫”的对唱,通过杨延辉与铁镜公主两个角色的对唱,阐述了中华文化中的忠、孝、节、仁、义、礼、智、信等。我想,无论什么时代、京剧有着怎样的发展形势,这些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内涵是我们一定要坚守的。

《四郎探母》里边有一段“坐宫”的对唱,即老生和青衣夫妻二人在对唱,是快板,为什么会唱快板,两个人这么快,他俩在吵架吗?不是,而是剧情发展到这儿,“坐宫”这场戏是杨四郎一上台之后,他就闷闷不乐、愁眉不展,铁镜公主发现你这几天为什么闷闷不乐?她说:“你心里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心事倒有,可是你不知道我怎么了。”“我今天没事,我就猜一猜。”两个人开始猜,第一猜、第二猜,猜了四猜都没猜对,说:“你不要猜了,我心里想什么,你不知道。”后来铁镜公主她非常机灵,“我知道,你一定是思念自己的家乡,想自己的骨肉了。”杨延辉:“贤公主虽女流智谋广远,这样他唱了快板,终于猜透了,所以两个人唱起了快板,说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誓不忘贤公主恩重如山,你要见高堂母,我不阻拦,“没有令箭,怎么办?”“我跟你去盗令箭。”“一夜之间,你能回来吗?”“我一夜之间一定回来,好,你等着,我给你盗令箭”。他离开家乡15年,想回去看自己的母亲,他非常的兴奋,看到公主去给他盗令箭,看着公主远去的背景,他转身来非常兴奋的唱叫小番,一个京剧的嘎调,“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 站立宫门叫小番”,他唱了高音,为什么?因为剧情发展到这儿,必须要唱高音,“快备爷的战马扣连环,我好出关。”出关的心情极其迫切,剧情发展到这儿,不是两个人要吵架。当然我们在搞京剧创作的时候,也要遵循这些规律,它不是说高音一定要非得唱高音,不是要亮嗓子,因为剧情和人物的需要铺垫到这儿,必须得唱。

就我个人而言,在塑造《红灯记》李玉和这个经典人物的过程中,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首先是老师教的李玉和,老师是一招一式,每一下、每一个步伐、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大家那样去教,这个阶段主要是技艺的传承;之后是“我”演李玉和的感受,我在舞台上,我不是我,我也不是我的老师教的,我就是那个“李玉和”。当然今年7月1日在北京演出的时候,人民日报采访我们,说我们演了一百多场《红灯记》,现在有什么体会?我的回答是,我在舞台上,如果是最好状态的情况下,我已经忘我了,我已经忘了我老师教我了,我就是舞台上剧目中的那个角色,我就是那个“李玉和”。这些都需要时间摸索,在舞台上大量的实践才能推动。

为什么目前京剧与互联网的合作没有很明确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可能一是我们的实践偏少,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多多走进剧场,可以多看看、感受;二是我们的要求偏高。就拿游戏行业来说,如果现在有一款游戏可以完全再现京剧的神韵,又本身是优秀的游戏产品,那当然太好了,可惜现在不太现实,我们还得慢慢来。游戏、互联网这些新兴的行业说实话和传统艺术形式有一定的距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一定是需要彼此不断的磨合,需要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

我个人建议,完全可以从细节入手,游戏厂商不妨深挖一下京剧里的服饰、京剧里的音乐,因为刚才和杨先生在开会之前有过交流,我认为中国民族乐最好搭配的结果是京剧的结果,分为文乐和武乐,一个司鼓,三面铜器,大锣、小锣、铙钹、京胡、月琴、三弦,这是最好的一种搭配。希望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让我们国风游戏逐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京剧艺术神韵的数字化载体。

我到这儿基本上把我想说的,可能说得不是太充分,讲完了,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提问我的或者是有什么,可以现场交流,我分享到这里,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尽一份力,让我们灿烂的文化能够大放异彩。